前言
決定企業價值是所處行業、公司經營概況、策略上的發展等因素,但真正在定價卻是買賣雙方依據上述情況,不斷拉扯得到的判斷。
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優勝劣汰就是底層運行邏輯,即便我們每個人都清楚,能拿到入場劵的都差不到那去,但待遇卻是天差地別,比如北交所內上漲和下跌的行情,分化愈演愈烈......
最近在北交所上市硅烷科技很火,先是拔得北交所詢價第一股的頭籌,再來就是上市首日極限高開165%,在A股市場極度低迷時上演了一出分裂行情,火出了北交所。
之所以用到“分裂”這么用力的詞,給大家看看那天板塊內到底發生了什么情況。
A股之最的掘金行情
當日北交所的114只個股共計成交金額16.38億,其中成交額超過1億的有兩只,分別是當天首發上市的硅烷科技,成交額為7.49億;以及9月1號上市的昆工科技,成交額為1.62億。
兩只股票就占了北交所內過半的成交金額,這么分裂的流動性,實在是引人深思。
對比9月16日北交所行情上升后至今的成交金額,也能明顯的感受出28日當日硅烷科技近7億成交額的拉升作用,直接將北交所平時在10億徘徊的成交金額狠狠拉起,作用到隔天仍尚有余威。
雖然,北交所內的十幾個億的成交額和科創板、創業板這些動輒上百上千億的成交額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但盤子小,不代表裝不滿。
連續兩日都出現了新股大漲,愈發核實著北交所新股的賺錢效應,近日上市的中紡標和硅烷科技,截至9月29日漲幅分別上漲了105.75%和220.32%。
對比近期首發上市的個股來看,9月A股整體新股破發率高達近60%,漲幅最高的是9月27日在科創板上市的超聲波設備企業c驕成,但其截至目前累計漲幅也不過為59.2%。
北交所的新股賺錢效應,是切切實實的發生并且跑贏了其它板塊。
哪些個股有機會參與下一波大漲
那么,問題來了,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未來還有機會嗎?
近期上市新股的走勢有的賺的盆滿缽滿,有的卻在溫飽線上掙扎,與中紡標同一天上市的天馬新材,基本都在破發徘徊。
繼硅烷科技之后,有那些新股能再造掘金神話呢?
首先,從詢價機制上看,接下詢價第二股的華嶺股份成色如何,有望上市之際在開啟一波行情嗎?
對于詢價,市場上普遍認為以北交所目前的狀況來看,直接定價比較適合眾多小額發行的公司,發行效率更高;而網下詢價更適合大額發行以及發行價分歧大的公司。
此前,由于市場多只新股破發,低迷的環境中迫使不少企業自降身價,比如硅烷科技就在當時將發行底價由原先的7.8元/股調整為4.7元/股,降幅近四成。
企業本身行業、盈利情況都不錯,沒有什么硬傷的前提下價格一低,性價就上來了。于是出現了申購階段的機構蜂擁而至退出詢價,以及后續上市后的大漲和買入,本質上都是對標的看好,加上價格下調后凸顯出被低估的價值差,才出現了這種涌入的行情。
從中我們也能發現一些要點,即個股在估值上是否存在被明顯低估?
按這個邏輯看,則接下詢價接力棒的華嶺股份大概率不存在像硅烷科技一樣被炒作的行情,反而破發概率較大。
華嶺股份是上市公司復旦微電的子公司,專注集成電路測試領域,是第三方集成電路專業測試企業,為集成電路企事業單位提供優質、高效的測試解決方案,主營業務包括:集成電路測試及與集成電路測試相關的配套服務,已與復旦微電(688385.SH)、晶晨股份(688099.SH)、瑞芯微(603893.SH)等眾多行業內知名的集成電路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
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億元,同比下滑2.81%,凈利潤為2353萬元,同比下滑36.2%。
28日的發行結果出爐,發行價格為13.5元,較發行底價13.48元略高0.1%,對應的發行市盈率為54.36倍,是目前北交所新股最高發行市盈率。
共有8.18萬戶投資者有效申購,申購數量為11.57億股,對應凍結資金約156億元,有效申購倍數為52.59倍。最終,網上發行獲配戶數為3.39萬戶,網上獲配比例為1.90155889%,獲配比例明顯高于近期北交所新股。
另外除了分化行情,新股上市能不能“先富帶動后富”,給還有上漲空間尚未被發現的老股再帶一波流量和進賬?
這也是目前市場上頗有爭議的事情。
從理論上,或者過往的經驗里,新股對部分老股確實起到過帶動作用,比如16日那天股價被帶漲超過20%的方大股份,過去九個月間價格都在持續陰跌。
似乎這并不是一件不可實現的事,那么哪些非次新股值得關注呢?
從專業的角度出發,或許可以從機構動態上觀察,北交所哪些個股正在被密切關注。
根據犀牛之星研究院截止29日的統計,近一個月(8月30日至9月29日),共有14家北交所公司獲機構調研,其中,吉林碳谷最受關注,參與調研機構有47家。
從調研機構類型顯示,券商共對12家公司進行調研;陽光私募調研7家;基金調研5家;保險調研3家;海外機構調研1家。
從機構調研榜單中,吉林碳谷參與調研的機構合計達47家,最受關注;其次是貝特瑞、惠豐鉆石、永順生物,參與調研的機構分別有36家、27家、14家。
從調研次數來看,貝特瑞、惠豐鉆石、永順生物等機構調研最為密集,均獲機構2次調研。
結語
本質上股票的漲跌情況就是買方與賣方的討價還價。
最終能不能成交,以什么價格成交,并不取決于這個標的前景本身,而是買賣雙方對信息的認知和定價意志、定價能力。
賺與不賺之間,考驗的不僅是投資者認知還有對未來信息的演繹判斷,而這往深里討論,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行情如何在大批新股入市后輪動尚處于爭議等待中,但目前北交所,實實在在的讓更多投資者和機構看到了希望。
擴容、降門檻、優質標的頻現、審核提速、北證50及隨之而來的指數基金等等,數不清的小螺絲釘正在北交所中推進,能不能等、會不會有大行情,又是一出爭議滿滿的對話了......